首页 重生—深宫嫡女 下章
423 烽烟再起
 消息传到京都,朝中人人变

 永安王不是死了么?王府火场里找出尸身,家眷都去确认过了,大家也商量丧事以及死后名号问题,怎么突然又冒出一个活来?可若说是假,军和宗亲府已经赶出去接人了,从当地驻军手中接过被捉人,传信回京说那确是永安王,并且表示不就要“送”回皇都。

 朝中立即有人跳出来骂永安王居心叵测,火中诈死,妄图以金蝉壳之计遁出京城,图谋不轨。当先提出这个观点,是都察院左佥都御使,第一份折子递上去,不过半便有下面各处御史和给事中附和,一时间言蜂起,永安王还没回京,一群言官已经把他罪都定好了。

 反对声音自然也有,但不论是谁上书为永安王辩驳,不过两个时辰,必定会有弹劾这个人折子出现通政司,大到徇私枉法,小到家中门房收红包,七八品下层言官像吃了大补丸似揭发高官,总之是谁支持永安王谁就会倒霉。

 这样不过两天之后,许多人都明白过来,嗅出这件事特殊味道,该明哲保身便都离得远远,绝对不肯跟着蹚浑水了。

 唐允锦绣阁像如瑾禀报事情首尾,如瑾问:“王爷怎么说?”

 “王爷说两地通信不便,若事情发生变化就让属下和您商量斟酌,不要一味等他回信。”

 如瑾点点头,想了一会,说:“外头言鼓噪到一定程度就缓一缓,不要太一边倒,够给永安王定罪就好了。言官虽然好用,但我私下以为还是不能用太多,若得和陈朝一样岂不是祸害。我们现用他们对付别人,别人反过来也会用他们对付我们,久而久之,言官会觉得自己可以左右朝政,很容易变得肆无忌惮。”

 前朝陈,言官权力达到顶峰,一度将皇帝得无可奈何,有结营私者利用言谋取私利、攻击政敌,闹得朝乌烟瘴气,所以大燕太祖立国之初就大力打击言官,改制都察院,分科给事中,都是为了削弱他们力量。

 唐允道:“这个请主子放心,我们这次用言官除了放心自己人之外,剩下或用金钱收买,或捏着把柄,都能控制得稳妥。带头左佥都御使赵大人是主动投靠王爷,办事很利索,另外咱们册子上也有他记录以防万一。”

 如瑾微笑着说:“唐领队能力毋庸置疑,我知道你能把事情办好。只是,长远来说,利用言做事还是适可而止,不要形成风气,不然其他人有样学样便是麻烦。这两年皇上对言官不慎意,倒是出了好几件言整倒朝臣事,我觉得这样不好,起码王爷掌权初期不能给他们开这个方便。”

 唐允立刻明白过来,随即对如瑾敬佩又多了一分。若说长平王安排娶如瑾当初,他们几个近身僚属还对主子决定有些不解,到现经历几次大事之后,如瑾关键时候冷静敢拼命,平又井井有条地处理事情做派,已经获得了他们认可。

 “属下明白了,这就回去让他们收敛些,注意分寸。”唐允低头应下。

 …

 九月半,长平王辽镇攻占两个小城,将之作为本营继续与何氏军队对峙。而永安王被人“送”回京城之后,宗亲府以永安王府被火焚毁尚未修复为由,将永安王安置了皇室一个闲置小宅子里,重兵把守,形同软

 有人提出异议,说永安王府不过被烧毁了一部分房屋,诺大府邸怎会容不下一个人,何须外另寻宅院?况且永安王出京一事尚未查明,或有隐情,怎可事先就将之当囚犯一般看守?若他不是金蝉壳,而是被人所害离京怎么办?

 这提出异议是个老勋贵,父辈平定边疆挣下功勋,朝野民间都有些威望,本人平也并不参与结,就是个不掌权却有身份人,说话也算中立公心。

 宗亲府给出答复是,正因为怕永安王被人所害,才要将之重重防护起来。至于说到看守一事,也不算错,因为永安王本来就足,皇上没下旨解,继续看守他实是正理。

 那位左佥都御史赵某带领言纷纷附和宗亲府,但也有一部分人支持老勋贵,让宗亲府必须保证永安王人身安全。朝中分成了两派,为这一件事争论了大半不得结果,后是熙和长公主派人去递了话,说会以姑母身份护佑永安王安全,请朝臣都去处理公事,不要这上头浪费时间了。

 带头老勋贵点头同意,对这位一直受皇帝重视长公主表示信任。谁料底下却有人说,熙和长公主明显与长平王府关系密切,当初还破例为侧妃蓝氏主持及笄礼呢,让她护佑永安王恐怕不妥当云云。

 熙和长公主闻讯大怒,协同蔺国公老夫人一起闯了朝臣议事厅,当即把那个说不妥当人按廊下打了三十板子。

 “污蔑本宫也要有个度,当年皇上登基之初,小人作祟,老六被人挟持着身受重伤,是本宫舍了性命换做人质将他救出来,到现本宫身上还有当时刀伤留痕,你们倒怀疑起本宫来!本宫是他亲姑母,难道还能害死他不成!”

 长公主堂上发怒,从阁臣到文吏一个不敢吭声,起先和宗亲府叫嚣得厉害几个也没勇气这个关头说话。且不说长公主是正经皇室血脉,代表皇家,跟她作对本身就有藐视皇族之嫌,从道理上站不住脚。就是单论熙和自己,历来就是对人不假辞子,仗着皇帝敬重经常做些强硬之事,少有人敢惹。比如现,那被打倒霉官员趴长凳上惨叫呼痛,成了活生生前车之鉴。好汉不吃眼前亏,谁愿意当面硬碰硬。

 蔺国公老夫人是熙和长公主亲家,家中几辈军功赫赫,现还有一个儿子西南疆上担任总兵,是真正世代簪缨勋贵门第。等长公主发完火,老夫人站出来说:“我以高家名誉作保,只要六王爷不自弃,长公主一定会将他照顾好。”

 虽然这句话本身有漏,但以老夫人身份说出来,又是熙和暴怒情况下,堂上没人敢立时站出来反对。于是软永安王事勉强就这么定下了。

 如瑾当就派了人去长公主府道谢。

 去是吴竹,传话说:“我们主子替王爷向您致谢,王爷外平杀敌,忌讳就是后方不稳,若有人借此事诋毁王爷势必要影响前线军心。您老此举虽然是为公理,但我们主子和王爷都很感激您,也感激蔺国公老夫人。只是为了避嫌,蔺国公府我们不能登门致谢,烦请您老转达。”

 既点出了熙和此举好处,又将公理摆出来,说得滴水不

 熙和长公主闻言微微一笑:“你们蓝妃是个明白人。回去告诉她,我此举为是老六性命,也为老七名声。他们父皇没有兄弟帮衬,几个手足先后离世,百年之后也许会被后人诟病,我不希望他们这一辈也得孤家寡人。”

 到得此时,如瑾终于可以确定熙和心思了。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,德高望重长公主站到自己这边来,无疑是一大助力。像祈福和永安王这些事若没有熙和参与,就算后做成了,名正言顺上也会差那么一点儿。如瑾非常庆幸自己一直与熙和走动亲近。

 …

 永安王府,由于所住主屋距离火场太近,前头倒座南房被毁了半间,宋王妃移居后面一个小院子暂住。永安王到京大半后府里人才知道,宋王妃想去见夫君,无奈王府被重兵守着,限制比火前严格多了,没有宗亲府和军以及三位以上阁臣同意,根本不让任何人出入。

 辗转从运夜香杂役内侍那里得到消息,说永安王被软一个荒宅子里,外头大臣们正商量怎么定罪,已然病倒宋王妃病势越发重了,高烧不退,到了半夜,竟然裙下滴血,落下一个已成形男胎。

 涉及了皇家血脉,看门军承担不起,慌忙将消息报了上去。几个太医匆匆被派过来,直到天明才将昏宋王妃救醒,然而获悉嫡子未出世就没了,宋王妃伤心过度再次昏厥,几次三番,一直折腾到落才渐渐稳定了情绪,恹恹躺上不进食水。

 闻讯如瑾下意识抚上自己肚子。

 “造孽啊!”秦氏对抛下子独自出京永安王非常不,去王府小佛堂为宋王妃孩子上了一炷香,祈祷他早轮回,下一世投胎到好人家。虽然与宋王妃只见过几面,话都没说过一两句,可是女儿腹中孩子,秦氏对同为皇子妃宋氏十分同情。

 如瑾非常理解宋王妃悲伤。若是事情落到自己身上,还不知要多痛苦。

 “乖,你父亲不会扔下咱们不管,母亲也会好好疼你。”她轻声和孩子说话。

 突然,腹中明显动了一下。

 如瑾吓了一跳,怔怔盯着肚子看。没隔一会,又是一下,似乎是有人里头练拳似,连她抚腹部手都感到轻微振动。

 “动…孩子动呢!”她惊喜。

 恰好安胎方氏进府来,正跟前伺候着,便笑着恭喜:“孩子长大了,这么早就开始伸展胳膊腿儿,是个强壮小主子呢。”

 隔静妃从按例来诊平安脉太医口中得知消息,便打宫里送了好多补品过来,还有给小孩子做衣衫料子,都是上好绸缎锦绒,光鲜又柔软,看着就喜庆。

 胡嬷嬷指挥着丫鬟将东西全都封进了库里,一件也没让用。

 …

 永安王京中住下第三,淮南军镇响应辽镇檄文号召,以清君侧名义举旗起兵,以淮江天险为阻,堵住淮北军队南下。隔,淮南军往南扩张,攻占相邻军镇三个城池。

 消息一到京都,朝再次哗然,议事厅里一群朝臣又吵翻了天,为派谁去平而争得面红耳赤,一整天没商议出个结果来。

 当晚,如瑾给陈刚递了信。

 于是这夜里京都几处刀兵声起,包括兵部尚书内七位三品以上大员被巡防军闯了府宅,捉住收押。

 ------题外话------

 5459,adei,xhrsje,暖暖78819,yihan25,何家欢乐,197287,雪浪漫哪ie,1979222,hlhz,谢谢姑娘们!今天咋这么多人送东西呢近写得好忐忑,王爷不,怕大家不爱看…收到票和礼物莫名安心许多…

 Ps:问个问题,追书姑娘们,有喜欢看《行尸走》吗,如果发现我文写那东西大家会有什么感想…
 m.eHExS.cOm
上章 重生—深宫嫡女 下章